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货物买卖中明确买卖双方责任、费用与风险划分的重要规则体系,涵盖从工厂交货到完税后交货的11种术语,按卖方责任由小到大分为E、F、C、D四组。其中E组(EXW)仅要求卖方备货,D组(DDP)则需卖方完成进口清关及缴税,F组与C组分别聚焦运费支付与风险转移节点。这些术语通过标准化条款降低跨国交易成本,被广泛应用于跨境电商、大宗散货运输及精密设备出口等领域。

E组术语:卖方责任最小化的启运规则

一、EXW(工厂交货)的核心特征

EXW(Ex Works)要求卖方仅需在工厂或仓库将货物备妥,无需承担装货、出口清关或运输责任。买方需自行安排运输工具,办理全部进出口手续并支付相关费用。例如,某中国工厂通过EXW条款向美国买家出售机械设备,买家需雇佣当地货代完成装货、报关及海运安排。

风险转移节点为买方提取货物时。若货物在工厂内因买方操作失误受损,责任由买方承担。该术语适用于买方在出口国具备物流资源的情况,如跨境电商直接从海外工厂采购商品。

F组术语:主运费未付的过渡性规则

二、FCA(货交承运人)的多式联运优势

FCA(Free Carrier)下,卖方需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完成出口清关。若交货地点为卖方所在地,卖方需负责装货;若在其他地点(如货运站),则无需装货。例如,中欧班列运输中,中国卖方在重庆货运站将货物交给指定物流公司,即完成交货义务。

风险自货物交付承运人时转移。该术语因适配多式联运(如铁路+海运)及买方指定物流的需求,成为跨境电商B2B交易的常用选择。

三、FAS与FOB的海运场景细分

FAS(Free Alongside Ship)要求卖方将货物运至装运港船边并完成出口清关,但无需装船。此术语多用于矿石、粮食等大宗散货交易,如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商在黑德兰港将货物移至船边即完成交货。

FOB(Free on Board)则需卖方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并承担装船前风险。2020版Incoterms取消“过船舷”表述,改为以货物装上船为风险转移节点。例如,中国服装出口商通过FOB条款向欧洲买家交货,需负责将集装箱吊装至船舶指定位置。

C组术语:主运费已付的风险共担模式

四、CFR与CIF的海运成本分担

CFR(Cost and Freight)要求卖方支付至目的港的海运运费,但不负责投保。例如,巴西大豆出口商通过CFR条款向中国买家交货,需承担从桑托斯港到青岛港的运费,但货物在运输中因风暴受损的风险由买家承担。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在CFR基础上增加卖方投保义务,通常购买平安险(FPA)。若运输电子产品时发生火灾,买家可凭卖方提供的保险单据向保险公司索赔。该术语适用于高风险海运货物,如液晶面板或精密仪器。

五、CPT与CIP的多式联运扩展

CPT(Carriage Paid To)覆盖全程运费(含陆运、空运、铁路等),但卖方无需投保。例如,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CPT条款向墨西哥工厂交货,需支付从法兰克福到墨西哥城的铁路+海运费用。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在CPT基础上要求卖方投保“一切险减除外责任”,覆盖运输全程风险。此术语常用于高价值精密仪器出口,如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通过CIP条款向韩国买家交货,确保运输中因碰撞导致的损失可获赔。

D组术语:卖方责任最大化的到货规则

六、DAP、DPU与DDP的到货责任差异

DAP(Delivered at Place)要求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目的地(如仓库),但无需卸货或办理进口手续。例如,中国风电设备出口商通过DAP条款向越南项目现场交货,需承担从上海港到胡志明市的内陆运输费用。

DPU(Delivered at Place Unloaded)在DAP基础上增加卖方卸货义务。若运输重型机械至南非矿山,卖方需使用专业起重机完成卸货,并承担卸货过程中的损坏风险。

DDP(Delivered Duty Paid)是卖方责任最大的术语,需完成进口清关并缴纳全部税费。例如,美国医疗器械公司通过DDP条款向德国医院交货,需处理欧盟CE认证及增值税缴纳,适用于卖方在目的国具备清关能力的场景,如跨境电商在当地设有分公司。

国际贸易术语的应用价值与趋势

国际贸易术语通过标准化条款降低了跨国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与法律风险。根据国际商会(ICC)数据,全球80%以上的跨境贸易合同采用Incoterms规则。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与多式联运的发展,FCA、CPT等适配混合运输的术语使用率显著上升,而传统FOB条款因风险节点明确仍在大宗海运中占据主导地位。

术语组别 代表术语 卖方核心责任 风险转移节点 典型适用场景
E组 EXW 备货 买方提货时 买方具备物流资源
F组 FCA 交承运人+出口清关 货物交付承运人 多式联运
C组 CIF 运费+基础险+出口清关 货物装上船 高风险海运货物
D组 DDP 到货+进口清关+缴税 货物交付买方 卖方具备清关能力

作为国际商事实践的核心规则,国际贸易术语的演进反映了全球供应链效率与风险控制的平衡需求。从业者需根据运输方式、货物特性及双方资源能力选择适配术语,并在合同中明确附加条款(如保险细节、卸货责任),以构建可持续的跨国交易框架。

相关新闻

  • EXW贸易术语

    EXW贸易术语

    EXW(EXW全称:Ex Works)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个贸易术语,EXW贸易术语表示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之前,卖方必须将货物准备好并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在这种条件下,卖方的义务仅限于将货物准备好并让买方到指定地点取货,而买方需要承担所有的运输费用和风险。 EXW是一种非常简单和直接的贸易术语,通常适用于国内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中的小型订单。在这种贸易方式下,卖方的义务非常有限,因此买方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虽然EXW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贸易术语,但在实践中,还是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和注意事项。首先,买…

    外贸知识 2023年2月23日
  • ddp

    ddp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俗讲,ddu与ddp有何区别

    DDP国际贸易术语是Delivered Duty 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的英文简称,意思就是“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通俗来讲就是一种货代常说的双清到门服务,遵从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出口商在约定的地点,把运输工具上还没有卸下的货代交给进口商。 DDP国际贸易术语由于是双清到门,也就是说需要同时办理出口国的出口报关还要办理进口国的进口清关,而且要承担在这期间的全部支出与风险,就是俗称的“双清到门”,顾客就是上帝!还有一种的方式叫DDU…

    外贸知识 2021年7月7日
  • DES贸易术语是指什么意思

    DES贸易术语是指什么意思

    关于DES贸易术语是指什么意思可能还有很多家人不知道,今天达济外综就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让大家学习什么是DES贸易术语!内容如下: 什么是DES贸易术语 DES是“Delivered Ex Ship”国际贸易术语的英文缩写。因此DES国际贸易术语的英文全称是“Delivered Ex Ship”,在中文中意为“交货船上到达目的港口”。这意味着卖方必须履行相关义务,将准备好的货物在船的甲板上交到协商好的目的港口,而不需要经过进口清关程序,并将其交给买方。卖方还需承担将货物送达协商好的目的港口所产生的…

    外贸知识 2023年5月15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1866386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4482636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